降温喷雾比较试验结果通报(2022)
时间:2022-08-17

今夏高温模式已开启,又到了一年一度防暑降温产品的销售旺季。其中,降温喷雾被许多自媒体和商家标榜为“移动空调”,成为颇受消费者推崇的一款“夏日神器”。伴随着这类商品的出圈走红,其使用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多次被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关注。为帮助消费者了解降温喷雾的真实情况、选购到安全有效的商品,近期市消保委对降温喷雾开展了比较试验。

一、   样品情况及测试项目

目前市面上的降温喷雾分为常压和加压(气雾罐)两种类型,一般用于车内降温、衣物降温或人体降温。本次比较试验通过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小红书等网络电商平台购买降温喷雾产品20件,涵盖小林制药、润本、南极人、固特威等主流品牌,价格从6.2元至42.3元不等。除针对样品降温效果进行测试外,为评估样品的物理危险性,还进行了易燃性测试,并对产品标识和风险提示信息进行了查验。

总体来看,使用降温喷雾能够达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但从使用安全的角度考量,产品警示标识的规范性有待改进。

二、   测试情况及分析

1、部分加压类样品如使用不当可能存在冻伤风险

降温喷雾的卖点是能够迅速降低环境温度,有效缓解高温造成的皮肤不适,带来清凉舒适的使用体验。为验证降温喷雾的实际使用效果,本次比较试验在综合考虑各款样品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模拟消费者的使用手法,对20件样品的降温效果进行测试。

测试发现,常压类降温喷雾的降温效果在4-10℃之间;加压类降温喷雾的降温效果均在15℃以上,相较于常压类样品,降温性能更强。而在10件加压类降温喷雾样品中,有6件样品的降温效果超过30℃,测试温度均降低至0℃以下。其中有2件宣称可对人体使用的样品(标称分别为“里卡香氛”和“卫斯理”),在产品说明中未作冻伤提示,消费者在使用这类产品时,如未注意正确的使用距离或方法,可能存在冻伤的风险。

2、加压类样品易燃风险性高于常压类样品

本次比较试验依据GB 30000.7-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7部分:易燃液体》和GB 30000.4-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4部分:气溶胶》,对样品进行易燃性测试。

在针对10件加压类样品进行的气溶胶点火距离试验中,点火距离越大,代表其易燃危险性越高。试验发现,4件样品的点火距离大于75cm,属于极易燃气溶胶(类别1);4件样品的点火距离在15cm至75cm之间(类别2);另有2件样品的点火距离小于15cm。

 

 

 

  气溶胶的分类

类别                                           

标准

1(极易燃)

2(易燃)

 

3(不易燃)

点火距离不小于75cm

点火距离不小于15cm但小于75cm,在点火距离试验中未发生点燃,封闭空间试验中时间当量不大于300s/m3,或爆燃密度不大于300g/m3

化学燃烧热小于20kJ/g, 点火距离试验中未发生点燃,在封闭空间试验中,时间当量大于300s/m3且爆燃密度大于300g/m3

    

对剩余10件常压降温喷雾进行闪点试验,闪点值越低,代表易燃危险性越高。2件样品的闪点小于23.0℃,属于高度易燃液体(类别2);7件样品的闪点在23.0℃至60.0℃之间(类别3),1件样品的闪点在60.0℃至93.0℃之间(类别4)。

  易燃液体的分类

类别                                           

标准

1(极易燃)

2(高度易燃)

3(易燃)

4(可燃)

闪点小于23℃且初沸点不大于35℃

闪点小于23℃且初沸点大于35℃

闪点不小于23℃且不大于60℃

闪点大于60℃且不大于93℃

 

根据标准规定,易燃液体和气溶胶应当在产品标签中对其易燃类别进行明确标识和提示。本次比较试验中,仅1件样品有易燃标识,少数样品有针对产品易燃性的文字提示说明。

3、安全提示信息缺失可能导致使用风险

本次试验的20件样品中17件标注执行企业标准,3件标注执行国标(GB/T 29680-2013《洗面奶、洗面膏》、GB/T 36765-2018《汽车空调用1,1,1,2-四氟乙烷(气雾罐型)》以及GB/T 7778-2017《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由于目前暂无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对该类降温喷雾产品进行规范,降温喷雾产品标识混乱、安全提示信息缺失的情况较为普遍。

除未对商品易燃性进行有效标注外,部分样品还缺少涉及使用和储存的相关安全要求信息。如本次比较试验的常压样品中有9件含有乙醇成分,产品标识应对此进行使用提示。而加压类样品多为车用降温喷雾,夏季车内温度较高,若将产品存放在车内容易引起气罐爆燃,部分样品对此缺少明确的安全警示。针对降温喷雾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眼睛和皮肤产生刺激性,以及存在冻伤风险等情况,部分样品也未对使用方法和风险提示等关键信息进行明确提醒。建议企业在追求产品降温效果的同时,更要关注消费者安全使用问题。同时,行业及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关标准,提升降温喷雾产品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三、消费提示

1、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降温喷雾时,应当仔细阅读产品说明,特别需要留意安全提示和使用警示等信息,避免喷出的液体和气雾接触到眼睛等敏感部位,以及因为不正确的使用方式而造成刺激或冻伤等情况。

2、应确保使用范围内无明火,如在车内使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开窗通风,防止车内易燃组分积聚过多,造成危险。

3、在选用加压降温喷雾产品时,应尽量避免选择以LPG(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或者二甲醚等以极易燃组分为推进气体的降温喷雾产品。此外,夏季车内温度过高,易使气罐内压力过大,造成爆裂,不建议将这类产品存放在车内。

 

附件:降温喷雾比较试验情况汇总表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64576号-1